国际人才培养 思政教育先行
演讲比赛上,他们用英文讲述十九大的主旨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金句;“美丽中国乡村实践计划”中,他们在莱芜、贺州、花都等地实地拍摄;留学海外的学子组成院学生第一党支部,在两会期间主动走上街头进行采访……他们,来自于我校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在创新的思政教育背景下,努力成长为具有“全球传播胜任力”(Global media competence)的媒介人才。
我校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成立于2014年,是经教育部批准的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外合作办学是国家教育对外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组部和教育部党组对中外合作办学提出了明确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要求。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院长罗青介绍道,学院“作为教育改革的国家队”,在国际化教育方面推动创新和改革是必然的使命,“这是教育部的要求,也是中传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应有的示范作用。”
此外,与传统的国际教育不同,新时代的国际教育更加强调“四个自信”,要求“根植中国,全球视野”。对于我校国际传媒教育学院而言,核心是推动中国文化的全球传播,培养具有“全球传播胜任力”的媒介人才,使学生“熟知全球传播规则、能够参与全球传播事务竞争与合作,运用先进的、国际通行的传媒信息手段,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参与或领导国际团队为中国的国际化发展贡献中国价值和中国智慧”。
为此,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将思政教育融入学生的全程培养计划中,针对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都进行了改革与创新,努力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在传统的思政课程上,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同马克思主义学院密切联系,因材施教,注重融入国际背景和历史经验。此外,还为全院同学开设了讲好中国故事之“国际时政前沿专家讲座”,由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人民大学、外交学院的一流专家就“一带一路”、南海问题等国际时政热点和跨文化传播主题进行系统讲述。
课程主持人、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赵瑞琦老师认为,课程主题的系统化有利于让学生更为科学地认识国际形势,了解在中国和世界的互动当中应当持有的观点,尽力避免信息不对等带来的认识偏差,引导学生确立正确方向。来自17级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方向)的苏飞羽表示,由赵老师主持的《国际时政讲座》课程帮助她和同学们拓宽了视野,“老师本人也很幽默,‘上座率’非常高”。
此外,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和外国语学院合作,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申请并获得了“中国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立项,由来自外国语学院的洪丽老师开设《英语演讲》《中西方经典诵读》等课程,希望“将主体的语言能力、思辨能力和跨文化能力整合增量,整体性地提升个人的全球胜任力”。
“《英语演讲》课程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还能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和公众表现力。”洪丽老师说道。十九大后,国际传媒教育学院举办了以“我与我的国”(My Country and I)为主题的演讲大赛,在全院范围内选拔英语演讲的出色人才,以展示教学成果。其中,即兴演讲来自习近平主席的《治国理政The Governance of China》。
16级文化产业管理(中外合作办学方向)的苏琳涵是英语演讲大赛“我与我的国”一等奖获奖者。在演讲中,她通过讲述自己家乡深圳从改革开放前至今的变迁,来反映中国的崛起,并阐述了对当下中国人的权利和义务的看法。在即兴演讲环节中,她抽到了“阐述一带一路政策及其意义”的题目,通过讲述自己在斯里兰卡做国际志愿时的所观所感,将“一带一路”这一国家战略层面的政策和自己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洪丽教授评价道:“‘我与我的国’是个非常大的主题。要将‘小我’与‘大我’有机结合,找到‘我的梦’与‘中国梦’之间的联系点,有使命感、认同感,才能发自肺腑地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文化。”
基层实践,担起公民责任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将学生的四年实践教学计划分为GMC(global/media/citizen)三个板块,“希望培养学生中西融合的全球视野、用媒体作品表达思想的创作能力、作为中国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
从“第三大洲国际传媒实践计划”到“国际影像丝绸之路”项目,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引导学生通过比对国内外环境,加深对国际社会和行业发展趋势的理解,通过国际文化参访来引导学生对前沿艺术技术进行探索。
此外,学院还设立了“美丽中国乡村实践计划”,在山东莱芜、广西贺州、广东花都建立了影视实践创作基地。其中,由本科生研究生联合创作的纪录片《农民韩克的导演梦》入围北京电视台主办的第五届“青春的纪录”大学生纪录作品大赛。与央视农业频道实践基地共同制作的《艰难时刻》微电影获得亚洲国际微电影大赛一等奖。
“美丽中国乡村实践计划能够让学生们更接地气,讲好中国故事,”实践教学的带队老师唐培林老师说道,“讲中国故事不一定都是高处着眼,我们从基层讲起,但我们追求的思想目标是高大上的。”
来自巴基斯坦的外方教师Munib Ahmed介绍道,学院与五洲传播中心共建“一带一路媒体传播联盟”国际实践平台,与巴基斯坦使馆和电视台开展一带一路·中巴经济走廊的纪录片项目,组织两国学生合作策划完成《谁是一带一路民间大使?》纪录片,在实践中互通文化,更透彻地理解“一带一路”倡议。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一方面通过课题研究推动党建思政工作理论创新,另一方面不断拓展工作思路、探索创新工作方法。学院邀请外方教师Munib Ahmed等人组成学院一级的督导小组,严格审核课堂内容,“给学生正向的引导”。
中外合作办学处在中西文化碰撞的一线,如何培养具有“四个自信”精神、代表中国站在全球一线的青年人才,做好中外合作办学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学校培养传媒人才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具有探索国际化创新的特殊使命。”罗青院长说道。
我校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成立于2014年,是经教育部批准的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外合作办学是国家教育对外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组部和教育部党组对中外合作办学提出了明确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要求。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院长罗青介绍道,学院“作为教育改革的国家队”,在国际化教育方面推动创新和改革是必然的使命,“这是教育部的要求,也是中传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应有的示范作用。”
此外,与传统的国际教育不同,新时代的国际教育更加强调“四个自信”,要求“根植中国,全球视野”。对于我校国际传媒教育学院而言,核心是推动中国文化的全球传播,培养具有“全球传播胜任力”的媒介人才,使学生“熟知全球传播规则、能够参与全球传播事务竞争与合作,运用先进的、国际通行的传媒信息手段,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参与或领导国际团队为中国的国际化发展贡献中国价值和中国智慧”。
为此,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将思政教育融入学生的全程培养计划中,针对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都进行了改革与创新,努力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在传统的思政课程上,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同马克思主义学院密切联系,因材施教,注重融入国际背景和历史经验。此外,还为全院同学开设了讲好中国故事之“国际时政前沿专家讲座”,由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人民大学、外交学院的一流专家就“一带一路”、南海问题等国际时政热点和跨文化传播主题进行系统讲述。
课程主持人、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赵瑞琦老师认为,课程主题的系统化有利于让学生更为科学地认识国际形势,了解在中国和世界的互动当中应当持有的观点,尽力避免信息不对等带来的认识偏差,引导学生确立正确方向。来自17级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方向)的苏飞羽表示,由赵老师主持的《国际时政讲座》课程帮助她和同学们拓宽了视野,“老师本人也很幽默,‘上座率’非常高”。
此外,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和外国语学院合作,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申请并获得了“中国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立项,由来自外国语学院的洪丽老师开设《英语演讲》《中西方经典诵读》等课程,希望“将主体的语言能力、思辨能力和跨文化能力整合增量,整体性地提升个人的全球胜任力”。
“《英语演讲》课程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还能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和公众表现力。”洪丽老师说道。十九大后,国际传媒教育学院举办了以“我与我的国”(My Country and I)为主题的演讲大赛,在全院范围内选拔英语演讲的出色人才,以展示教学成果。其中,即兴演讲来自习近平主席的《治国理政The Governance of China》。
16级文化产业管理(中外合作办学方向)的苏琳涵是英语演讲大赛“我与我的国”一等奖获奖者。在演讲中,她通过讲述自己家乡深圳从改革开放前至今的变迁,来反映中国的崛起,并阐述了对当下中国人的权利和义务的看法。在即兴演讲环节中,她抽到了“阐述一带一路政策及其意义”的题目,通过讲述自己在斯里兰卡做国际志愿时的所观所感,将“一带一路”这一国家战略层面的政策和自己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洪丽教授评价道:“‘我与我的国’是个非常大的主题。要将‘小我’与‘大我’有机结合,找到‘我的梦’与‘中国梦’之间的联系点,有使命感、认同感,才能发自肺腑地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文化。”
基层实践,担起公民责任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将学生的四年实践教学计划分为GMC(global/media/citizen)三个板块,“希望培养学生中西融合的全球视野、用媒体作品表达思想的创作能力、作为中国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
从“第三大洲国际传媒实践计划”到“国际影像丝绸之路”项目,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引导学生通过比对国内外环境,加深对国际社会和行业发展趋势的理解,通过国际文化参访来引导学生对前沿艺术技术进行探索。
此外,学院还设立了“美丽中国乡村实践计划”,在山东莱芜、广西贺州、广东花都建立了影视实践创作基地。其中,由本科生研究生联合创作的纪录片《农民韩克的导演梦》入围北京电视台主办的第五届“青春的纪录”大学生纪录作品大赛。与央视农业频道实践基地共同制作的《艰难时刻》微电影获得亚洲国际微电影大赛一等奖。
“美丽中国乡村实践计划能够让学生们更接地气,讲好中国故事,”实践教学的带队老师唐培林老师说道,“讲中国故事不一定都是高处着眼,我们从基层讲起,但我们追求的思想目标是高大上的。”
来自巴基斯坦的外方教师Munib Ahmed介绍道,学院与五洲传播中心共建“一带一路媒体传播联盟”国际实践平台,与巴基斯坦使馆和电视台开展一带一路·中巴经济走廊的纪录片项目,组织两国学生合作策划完成《谁是一带一路民间大使?》纪录片,在实践中互通文化,更透彻地理解“一带一路”倡议。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一方面通过课题研究推动党建思政工作理论创新,另一方面不断拓展工作思路、探索创新工作方法。学院邀请外方教师Munib Ahmed等人组成学院一级的督导小组,严格审核课堂内容,“给学生正向的引导”。
中外合作办学处在中西文化碰撞的一线,如何培养具有“四个自信”精神、代表中国站在全球一线的青年人才,做好中外合作办学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学校培养传媒人才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具有探索国际化创新的特殊使命。”罗青院长说道。